壹
1916年,是风雨飘摇的一年。
风烛残年的清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,各地军阀混战不休,袁世凯复辟帝制,来了一场“百日称帝”的闹剧。
东西方文化交汇冲击,有人醉生梦死,有人跃跃欲试。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来说,这是最坏的时代,也是最好的时代。
这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一,刚入初夏,天微微热。贵州仁怀市的一座三官楼里,一个小娃儿哇哇坠地。
作为长子,这个小娃儿的到来,让其父王泽生十分开心。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,天地设位,以乾为首,故取名“丙乾”,希望他可以把祖业发扬光大。
王家的祖业,是烧坊
光绪5年(1879年),石荣霄(王丙乾曾祖父,本姓王,过继石家)与王立夫、孙全太合股开办“荣太和”烧房。民国初年,孙全太退股,烧房改名为“荣和”。
荣和烧坊所产酱香型白酒,醇厚美妙、细腻绵顺,深受好评。而在王丙乾出生的前一年(1915年),荣和烧坊更是以“茅台酒”的名号,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荣获金奖,茅台酒从此成名。所以,翌年王丙乾的出生,在王泽生看来,颇有喜上加喜,好事成双的预兆。
贰
王家也算是家境殷实,王丙乾就这么衣食无忧地长大了。
在他十多岁的时候,荣和烧坊声名鹤起,业务越加繁重。王丙乾在贵阳完成了学业,被其父王泽生唤回,手把手教他参与烧坊的经营管理。
王丙乾天资聪颖,谦虚好学,又受过新式学堂的教育,很快上手,把烧坊打点得妥妥当当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一场场波澜壮阔,一段段恩怨情仇,总令后人津津乐道的,荣和烧坊概莫如是。民国30年代后期,由于经营理念等分歧,荣和字号中的另一股东王成俊退股,王泽生开始独家经营烧坊。
(20世纪30年代“荣和烧坊”商标)
王泽生经历了风雨,渐生退意,慢慢退居幕后,王丙乾此时已对烧坊经营轻车熟路,被委以重任。在他的主事下,荣和烧坊进一步扩大规模,酿酒窖坑增至六个,年产酒量达到12000公斤左右。
叁
王丙乾爱“折腾”。他积极改进酿造工艺,改进王茅口感,让白酒变得更健康,也更具风味。
他沿用了嫡传金奖酒曲配方,在此基础上,反复钻研实践,明确提出和量化了六十三味酒曲配方,《正宗大曲酱香酒传统工艺与抗衰延寿健康理论》应运而生了,这给中国酱香型白酒树立了标杆。
1935年,红军浩荡长征,在经过茅台镇时,当地群众以王茅酒劳军。擦拭伤口,喝酒壮志,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,王茅酒跟随着红军,见证了一段历史。
至此,荣和烧坊所产酱香白酒,如同星火燎原,渐有传遍神州之势。“荣和”字号成为仁怀籍人士独办的知名企业之一。
(20世纪30年代“荣和烧坊”封口标)
肆
然而,命运也爱折腾。
1944年,一场大火,让荣和烧坊毁于一旦。仓库、设备、酒窖、贮藏老酒、账本,全部付之东流,最后只抢出了三坛老酒。
几十年心血一夕付流水,其父王泽生望着被烧毁的断壁残垣,老泪纵横,哀叹不已。
深受打击,王泽生已无心打理酒厂,意志消沉,身染烟霞癖,终日与鸦片相伴。次年,便驾鹤西去了。
王丙乾痛定思痛,竭尽所能,筹措资金,重建厂房,购置酿酒设备,招收生产工人,很快恢复了生产,酒产量逐年上升。事实证明,只要是金子,迟早还是要发光的。
(1946年,王茅、华茅、赖茅刊登在《民族导报》上的广告)
王丙乾乐施好善,他捐助新式学堂,被推选为茅台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,仁怀县治中枢镇中心小学校长,还曾任茅台镇镇长,为发展教育做出了贡献。
东山再起,本来应该是一个励志故事,可在那个时代,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捉摸不定的。
王丙乾也是。
伍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
1951年,王丙乾被人以莫须有的“通匪罪”告密,还被扣上了“地主”的帽子,遂在2月20日,被判以极刑。
但王茅烧坊出产的酱香白酒,远近闻名,其烧坊予以保留。第二年10月4日,王茅烧坊被强制没收,并入茅台酒厂,成为组建贵州茅台酒厂的三大烧坊之一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这是时代的眼泪。
摸着石头过河,难免会碰到阻扰,犯下错误。但,如果可以承认错误,给予纠正,也不失为一种风度。
1997年,茅台酒文化城为“王茅”第四代传人王丙乾塑像。
2009年8月17日,国家商标总局最终裁定:“王茅”嫡传后人拥有相关知识产权,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马金奖荣誉。
2013年,在1951年《仁怀县法院判决书》、2009年国家商标总局《裁定书》的基础上,“王茅”嫡传后人历经多年申诉,终于在2016年获取国家工商总局批准,成立“贵州省仁怀市王丙乾酒业有限公司”。
至此,结束了众多冒牌侵权“王茅”的乱象。
一杯酒,问何似,身后名?人间万事,毫发常重泰山轻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谈笑中。
复兴百年王丙乾王家茅酒,传承百年经典
“粮为酒本,曲为酒骨”。王茅酒坚持古法酿制,采用嫡传金奖酒曲配方。传承人王丙乾接管“王茅烧坊”之后,首次明确提出和量化了六十三味酒曲配方,可谓是中国白酒之传奇瑰宝。
1915年, 参展“巴拿马万国博览会”,荣获金奖,一举成名。
百年王家茅酒,酱香优雅,陈香舒适,酒体醇厚,口味细腻绵顺,入口微苦,苦后甘甜,回味悠长,堪称酱香酒的标杆。
王丙乾酒业感恩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。否则,消费者可能无法再喝到“1915年巴拿马金奖嫡传酱香美酒”。